四川中烟“四川省劳动模范”群像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雪茄 > 雪茄资讯 > 中烟工业 >
阅读:
编者按他们兢兢业业、履职尽责,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责任与担当;他们创新创业、精益求精,用双手在专业领域取得骄人成绩。他们岗位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以奋进力量推

  编者按 他们兢兢业业、履职尽责,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责任与担当;他们创新创业、精益求精,用双手在专业领域取得骄人成绩。他们岗位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以奋进力量推动四川烟草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劳动模范”。

  近日,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有6名员工荣获四川省政府授予的“四川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余强:将焦点对准车间

余强一有时间就到车间了解情况。

  11月28日,记者见到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绵阳卷烟厂党委书记、厂长余强的时候,他正在绵阳卷烟厂制丝车间查看设备运行情况。余强1981年进入烟草行业,从技术岗转到管理岗,从维修工成长为车间主任,又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的岗位。多年来,只要有时间,余强就要到车间转转,看看员工工作状态、设备运行情况,检查产品质量。

  在管理岗上工作了30多年的余强认为,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人。平时在车间,余强总是努力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怎么调动员工积极性?怎么使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怎样将车间生产工作做好做实?怎样实现创新?这都是余强平时最关心的问题。

  按照四川中烟的相关要求,为了把党建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形成闭环管理,余强提出,将“精益管理模式”创新引入党建工作,搭建了绵阳卷烟厂“党建精益屋”,将PDCA企业管理模式应用于党建工作,加强日常检查督导、阶段评议改进、季度总结提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各项工作水平的提升。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全面对接四川中烟品质革命三年攻坚行动要求,绵阳卷烟厂提出要‘一切围绕车间转’。”余强认为,“卷烟工厂的职能定位是卷烟制造,而卷烟制造是由车间来完成的,是工厂创造价值的主要过程。所以,做强车间是卷烟厂的工作主线,夯实发展主体、提高制造水平,才能推动卷烟工厂高质量发展。”

  为了做实做强车间,在余强的大力支持下,绵阳卷烟厂重新梳理了车间组织架构,在车间实行工艺、设备、生产专业线管理模式,并配齐配强相关人员,车间本身“苦练内功”;建立了部门与车间之间的沟通机制,通过推动各部门定期与车间交流,强化各部门对车间的“职能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升制造水平,2019年绵阳卷烟厂提出开展“设备管理年”活动,关注车间,关注设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设备保障;今年,又提出了“管理执行年”的概念,不断强化全员制度标准意识,规则意识,为打造“高标准、严要求、抓落实、重改进”的绵阳卷烟厂奠定基础。近年来,绵阳卷烟厂制造水平明显提升。2019年绵阳卷烟厂成品抽检,产品优等品率100%,公司检测卷包优质品率100%、制丝优质品率97.29%。

  创新是四川中烟谋变突围的灵魂。近年来,绵阳卷烟厂提出以打造“行业一流创新示范企业”为目标,构建了包含重大技术创新、一般性技术创新、基层员工创新三个层级在内的创新推进框架,营造创新氛围、打造创新平台,持续推进创新管理工作。

  为了统筹创新资源、整合技术力量,在余强的推动下,绵阳卷烟厂依托张宝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进“创新技术委员会”工作模式,开展重点活动技术攻关,解决系统性技术难题,对取得成功的各类技术创新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培养技术人才。

  “我的一个主要职责就是抓管理、带队伍,把车间管好、把产品做好、把队伍带好。”余强说,他的目标是实现产品质量越来越好、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创新成果越来越多、队伍素质越来越强!

丁为:紧盯市场深耕研发

丁为在研究卷烟配方。

  “小小一支烟,影响内在品质的因素很多,要打造出一款有特色、有品质、有市场的好产品,需要的是各种原辅材料、技术措施、参数指标的精准研究与搭配,需要一遍又一遍试验、评价、改进,不能放过任何质量优化提升的细节。”丁为自2003年大学毕业进入烟草行业后,一直从事卷烟配方工作。他认为,要实现产品在市场中的成功,研发工作中就丝毫不能有“过得去”的思想,必须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2015年以来,丁为作为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宽窄”系列产品研发与维护的核心人员,先后参与开发完成了“宽窄”系列中多个具有创新性的规格研发与改造维护工作。

  每款“宽窄”系列产品都有自身的特点。丁为创新打造特色烟叶配方技术、中支烟三步法叶组配方技术等配方技术手段,并将其应用在了多款“宽窄”系列产品中。

  四川中烟技术中心的核心任务是“做好一包烟”,但每款产品的背后,都凝聚着研发人员不懈的努力和奋斗,饱含着研发人员的心血和智慧。四川中烟成立之初面临多项严峻挑战,产品研发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品质和研发进度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丁为凭着一股子干劲、闯劲、拼劲和爱岗敬业、锐意进取的精神,克服层层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多项产品研发与维护任务。

  “当一个想法出现时,我们坚持在不断否定中将梦想变成现实。”丁为谈道,他参与研发的每款产品,都经过了反复琢磨、反复设计、反复修改。在研发“娇子”(宽窄·五粮浓香中支)时,为了使爆珠既能够更好地代表五粮液的风格,又能与烟叶相互协调,丁为和同事们反复做了50多款爆珠,才最终实现了五粮液与烟叶的结合。

  “‘宽窄’系列的市场表现怎么样?”“你喜欢这款产品吗?”……只要有机会见到营销人员、消费者,丁为都会主动去了解“宽窄”系列的市场表现。在产品研发与维护中,只有市场才能对产品做出最终判断。几年来,丁为始终将满足市场需求摆在首位,寻找产品研发之路,为产品研发辨明方向,让产品开发更精准、高效。

  “一款产品想取得成功,研发只是千里之路的第一步,后期的品质维护同样关键,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产品。”丁为动情地说。

黄暹:流水线上的“急先锋”

黄勇调试设备一丝不苟。

  “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工作时间长,经验更足一些,所以发生故障时看问题更快、判断故障原因更准一些。”11月21日,记者见到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卷烟厂制丝车间高级技师黄暹时,他边维修设备边谦虚地说。

  黄暹的谦虚并不能遮挡他成绩的光环,采访过程中,记者仿佛看见了一位面对重重困难迎难而上,解决流水线设备疑难杂症的“急先锋”。

  2015年的时候,原8000千克线加料润叶入口秤突然发生故障,当时设备厂家无法提供技术支持,工厂面临停工停产危机,黄暹带领制丝电气维修人员通过查找资料及现场试验,经过4天加班奋战,终于解决了皮带秤称重控制器不同型号的替代难题,避免了工厂陷入停工停产的局面。

  去年,为达成“梗丝干燥出口含水率标偏≤0.17”的标杆指标,黄暹带领设备、工艺、操作团队骨干,在前期充分进行工艺论证的基础上,自主将闲置的烘烤烟丝设备改为烘烤梗丝设备。经过一个月的调试,梗丝干燥出口水分含水率标偏顺利达标,节约调试设备费用130余万元。

  类似的例子,在黄暹身上还有很多。2008年,当大多数人还在因汶川地震而心有余悸时,黄暹已带领电气团队进入车间,检查并抢修电气设备和照明设备,连续三天紧张作业,为成都卷烟厂震后70小时内恢复生产做好准备;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卷烟产品的正常生产供应,黄暹又率先带领团队紧急投入复工复产工作中,按计划完成了设备检修维保,并按计划顺利复产,赢得了工厂上下一致好评。

  工作32年以来,黄暹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成都卷烟厂首位电气高级技师,这离不开其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其对产品和工作始终追求完美的态度。“制丝车间的工作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环,车间的产出并不直接与消费者见面,但制丝加工环节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着对产品和下游工序负责的态度,我们必须时刻以消费者的利益为最高标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缺陷或任何一个改进的机会。”黄暹说。

  在日常工作中,黄暹始终秉承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将专业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同时,黄暹始终关注电气维修团队其他成员的成长,无私地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学习心得分享给新员工,先后培养了20多名技术骨干。

黄勇:与机器“对话”的人

黄勇调试设备一丝不苟。

  12月1日,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什邡卷烟厂卷包车间,黄勇正守在卷烟包装机前调试设备。他洗得泛白的工装上有星星点点的机油印子,整个人散发出一种自信和沉着。

  1995年,黄勇中专毕业进入什邡卷烟厂卷包车间当起了GDX2包装机操作工。因尚处调试阶段,机器的各种问题黄勇都经历了个遍,遇到过各种质量缺陷。也正是从那时起,黄勇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机器吃透,努力提升卷烟质量。为了消灭质量问题,黄勇开始往维修方面钻研,在2000年转入了维修岗位。

  “黄勇喜欢问问题,喜欢动手操作,而且胆子很大,老师傅说完他就敢去拆装。”有同事回忆道。海量的设备知识和复杂的操作技能在师傅传授、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被黄勇一点点吸收掌握,同时他始终牢记师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嘱托,一步步将“心中有图纸,手中有系统,眼中有危机”的维修理念扎牢,不断学习成长。

  善于总结,才能积累起自己的技术“能量”。早年,黄勇习惯用纸笔做维修总结,像“错题集”一样,把遇到的设备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一一记录下来,记了足足3个大本子。后来,黄勇开始使用电子文档,定期根据维修情况对设备开展更深入的分析,对现有设备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近年来,由黄勇主持及参与完成的创新项目有十余项,包括QC项目8项、六西格玛项目2项、科技项目1项、精微改善项目2项,取得国家级奖励1次、省部级奖励2次、公司级奖励2次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

  善于琢磨,让黄勇突破了一个个维修难题、跨过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比如,开车看着雨刮器滑动时他产生了研制包装机胶缸自动刮胶装置的想法。2019年7月,《研制YB45包装机第二胶缸自适应刮胶装置》从43个参赛成果中脱颖而出,获全国烟草行业第三十届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一等奖。该项目填补了YB45小盒商标纸第二胶缸在刮胶装置创新方面的空白,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被行业兄弟单位引进使用。

  “我特别喜欢有人考我,遇到新情况,我会兴奋。我参加过各类技能比赛,这对我技术提升帮助很大,和优秀对手比拼,能增强自信并发现自身优势和短板。”黄勇说。正是因为专注于技术提升、勇于挑战自我,黄勇获得了“四川中烟工匠”“四川省技术能手”“烟草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

  作为四川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头人及什邡卷烟厂内训师,黄勇一方面凭借丰富的维修经验,为车间操作、维修人员答疑解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凭借专业的维修技术、扎实的基础知识,不断指导青年员工,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水平,助其成长。

刘昌林:心系产品铸匠心

刘昌林精心做好设备维护。

  “这人闲不下来,非常敬业,设备出了问题,他总是最积极主动的那个人。”

  “他身上有股钻劲儿,包装设备的任何问题都难不倒他。”

  “爱学习爱思考,善于分析问题,总是能想到一些比较巧妙的办法解决问题。”

  ……

  11月26日一早,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西昌卷烟厂卷包车间,车间维修班班长刘昌林正逐个查看设备运行状况。趁这个时间,记者采访了几位刘昌林的同事,他们如此评价道。

  1994年,刘昌林进入西昌卷烟厂成为一名包装机操作工,2001年转为维修工。在他看来,工作时间长,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松懈,面对设备更新换代、硬件软件越来越复杂的情况,刘昌林坚持努力学习机械、电气知识。

  在维修上,刘昌林提倡预防性维修:“我们制定了严格的保养计划,对故障易发生部位、关键部位和重点部位都定期检查、重点维护,这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为更好地做精设备维护,他一心扑在技术研究上,潜心学习设备维修技术,钻研项目,把个人业余时间和精力更多倾注在了所从事的设备维修领域。现在,他不仅是卷包车间维修班班长,而且是“刘昌林创新工作室”的领头人,组织开展各类创新项目、六西格玛、QC活动等。

  YB45小盒包装机商标纸“小滑车”部位漏油在行业内该机型中属于共性问题,各卷烟厂处理方式不一样。2017年,面对困扰已久的问题,刘昌林提出了“以输代阻”的新思路,自主设计出新的油封座,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将该成果推广到其余YB45小盒包装机上。

  近年来,刘昌林开展了多项类似包装设备的技术创新工作,为工厂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消耗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刘昌林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并全部在工厂推广应用;牵头开展的20多项QC项目,对工厂“解决盒内烟支排列不整齐”“YB55透明纸纸盘刹车不良”以及“条透明纸两端折皱”“YB65条盒上胶不良”等故障起到积极改善作用,创造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不仅如此,作为西昌卷烟厂最早一批取得高级技师资格的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刘昌林主动承担起了包装维修技能技术的“传承”工作。工作之余,刘昌林先后编写了《ZB45包装机日常保养讲义》《ZB45操作培训讲义》《产品质量的过程控制》等培训课件,对同事掌握操作、保养、维修包装设备技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李秋月:以匠心守初心

李秋月在卷制雪茄。

  取烟叶、调茄芯、裹茄套、上茄衣,徐徐卷之,一支纯手工雪茄慢慢在她手上定型,看似简单的步骤,却饱含着李秋月数十年如一日的用心和坚持。11月24日,记者采访到了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城雪茄厂手工雪茄首席卷制师李秋月。

  在李秋月大师创新工作室,记者看到摆放的烟斗型、保龄球型、凿型、橄榄球型等各种创意雪茄。现在,李秋月已经熟练掌握100余种不同规格形状的手工雪茄卷制技术,尤其是卷制不规则异型雪茄,完成了39种异型、创新尺寸雪茄的卷制技术研究,取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1项,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需求。

  2005年,刚进入烟草行业成为一名手工雪茄卷制工的李秋月,也曾经历过一段漫长而沮丧的时光。“手工雪茄最讲究卷制水平。我跟师傅学、跟同事学,回家从网上下载视频来学。”李秋月说,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对比、反复触摸揣摩,李秋月卷制的雪茄开始有了质的飞跃。

  2013年,为了寻找“最佳赛手”参加“首届海南雪茄文化旅游节雪茄配方及卷制交流”比赛,长城雪茄烟厂面向全厂选拔顶尖雪茄卷制师,李秋月脱颖而出,与同事一道“出征”。在正式比赛中,李秋月卷制的“双鱼雷雪茄”作品获得了“最佳外表奖”。2015年,李秋月获得了“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称号,卷制事业迈上新台阶。

  2016年,李秋月成为川烟工匠黄炳福的嫡传弟子。在老师傅的经验之上,她建立了相关系列手工雪茄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和质量检测体系。同时,李秋月开创了“卷胚单束重叠卷制法”与“茄帽旋转填充法”,形成了独特的卷制风格。目前,该项卷制方法正申请发明专利,已经应用于现在长城雪茄卷制技术中。

  不仅如此,李秋月还特别擅长通过总结与摸索不断突破卷制技术难点。自2016年7月李秋月大师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她先后参加工厂多项手工雪茄卷制技术难点攻关项目。比如,她带头进行了切头器的改造应用项目,改进后实现茄衣切头一次成型,减少工作流程中的多余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卷胚器的应用研究项目,提升了近30%的卷制效率,新员工的培训周期缩短了2个月。

  作为首席卷制师,李秋月每天除了负责高档定制产品的卷制外,还要开展手工班质量巡查控制工作。在手工雪茄的卷制过程中,长城雪茄厂实行非常严格的质量管控模式。李秋月作为手工班班组“全检小组”成员,通过用双手触摸就能感觉烟支的吸阻和内部烟叶摆放的均匀性。她和队员们一道,严格执行手工雪茄全检制度,严把生产质量过程关。

  为提高一线卷制工的劳动技能,李秋月还积极开展“传帮带”培训工作。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李秋月已经培训了190余名新进卷制工,通过对卷制方法的应用研究,统一手法,缩短了培训周期,卷制效率提升近30%,有效提升了手工卷制生产力。在她的徒弟中涌现出一批技术骨干,已有8人通过行业雪茄烟卷制四级技能鉴定,并在实操考试中取得第一名。

  本文图片除署名者外均由四川中烟提供

阅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雪茄123立场。
本文系雪茄123编辑源自网络整理 & 翻译,只为服务茄友,转载注明出处。

四川中烟“四川省劳动模范”群像

未知2020-12-27 15:03阅读:

编者按他们兢兢业业、履职尽责,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责任与担当;他们创新创业、精益求精,用双手在专业领域取得骄人成绩。他们岗位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以奋进力量推

  编者按 他们兢兢业业、履职尽责,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责任与担当;他们创新创业、精益求精,用双手在专业领域取得骄人成绩。他们岗位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以奋进力量推动四川烟草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劳动模范”。

  近日,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有6名员工荣获四川省政府授予的“四川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余强:将焦点对准车间

余强一有时间就到车间了解情况。

  11月28日,记者见到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绵阳卷烟厂党委书记、厂长余强的时候,他正在绵阳卷烟厂制丝车间查看设备运行情况。余强1981年进入烟草行业,从技术岗转到管理岗,从维修工成长为车间主任,又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的岗位。多年来,只要有时间,余强就要到车间转转,看看员工工作状态、设备运行情况,检查产品质量。

  在管理岗上工作了30多年的余强认为,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人。平时在车间,余强总是努力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怎么调动员工积极性?怎么使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怎样将车间生产工作做好做实?怎样实现创新?这都是余强平时最关心的问题。

  按照四川中烟的相关要求,为了把党建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形成闭环管理,余强提出,将“精益管理模式”创新引入党建工作,搭建了绵阳卷烟厂“党建精益屋”,将PDCA企业管理模式应用于党建工作,加强日常检查督导、阶段评议改进、季度总结提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各项工作水平的提升。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全面对接四川中烟品质革命三年攻坚行动要求,绵阳卷烟厂提出要‘一切围绕车间转’。”余强认为,“卷烟工厂的职能定位是卷烟制造,而卷烟制造是由车间来完成的,是工厂创造价值的主要过程。所以,做强车间是卷烟厂的工作主线,夯实发展主体、提高制造水平,才能推动卷烟工厂高质量发展。”

  为了做实做强车间,在余强的大力支持下,绵阳卷烟厂重新梳理了车间组织架构,在车间实行工艺、设备、生产专业线管理模式,并配齐配强相关人员,车间本身“苦练内功”;建立了部门与车间之间的沟通机制,通过推动各部门定期与车间交流,强化各部门对车间的“职能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升制造水平,2019年绵阳卷烟厂提出开展“设备管理年”活动,关注车间,关注设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设备保障;今年,又提出了“管理执行年”的概念,不断强化全员制度标准意识,规则意识,为打造“高标准、严要求、抓落实、重改进”的绵阳卷烟厂奠定基础。近年来,绵阳卷烟厂制造水平明显提升。2019年绵阳卷烟厂成品抽检,产品优等品率100%,公司检测卷包优质品率100%、制丝优质品率97.29%。

  创新是四川中烟谋变突围的灵魂。近年来,绵阳卷烟厂提出以打造“行业一流创新示范企业”为目标,构建了包含重大技术创新、一般性技术创新、基层员工创新三个层级在内的创新推进框架,营造创新氛围、打造创新平台,持续推进创新管理工作。

  为了统筹创新资源、整合技术力量,在余强的推动下,绵阳卷烟厂依托张宝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进“创新技术委员会”工作模式,开展重点活动技术攻关,解决系统性技术难题,对取得成功的各类技术创新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培养技术人才。

  “我的一个主要职责就是抓管理、带队伍,把车间管好、把产品做好、把队伍带好。”余强说,他的目标是实现产品质量越来越好、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创新成果越来越多、队伍素质越来越强!

丁为:紧盯市场深耕研发

丁为在研究卷烟配方。

  “小小一支烟,影响内在品质的因素很多,要打造出一款有特色、有品质、有市场的好产品,需要的是各种原辅材料、技术措施、参数指标的精准研究与搭配,需要一遍又一遍试验、评价、改进,不能放过任何质量优化提升的细节。”丁为自2003年大学毕业进入烟草行业后,一直从事卷烟配方工作。他认为,要实现产品在市场中的成功,研发工作中就丝毫不能有“过得去”的思想,必须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2015年以来,丁为作为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宽窄”系列产品研发与维护的核心人员,先后参与开发完成了“宽窄”系列中多个具有创新性的规格研发与改造维护工作。

  每款“宽窄”系列产品都有自身的特点。丁为创新打造特色烟叶配方技术、中支烟三步法叶组配方技术等配方技术手段,并将其应用在了多款“宽窄”系列产品中。

  四川中烟技术中心的核心任务是“做好一包烟”,但每款产品的背后,都凝聚着研发人员不懈的努力和奋斗,饱含着研发人员的心血和智慧。四川中烟成立之初面临多项严峻挑战,产品研发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品质和研发进度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丁为凭着一股子干劲、闯劲、拼劲和爱岗敬业、锐意进取的精神,克服层层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多项产品研发与维护任务。

  “当一个想法出现时,我们坚持在不断否定中将梦想变成现实。”丁为谈道,他参与研发的每款产品,都经过了反复琢磨、反复设计、反复修改。在研发“娇子”(宽窄·五粮浓香中支)时,为了使爆珠既能够更好地代表五粮液的风格,又能与烟叶相互协调,丁为和同事们反复做了50多款爆珠,才最终实现了五粮液与烟叶的结合。

  “‘宽窄’系列的市场表现怎么样?”“你喜欢这款产品吗?”……只要有机会见到营销人员、消费者,丁为都会主动去了解“宽窄”系列的市场表现。在产品研发与维护中,只有市场才能对产品做出最终判断。几年来,丁为始终将满足市场需求摆在首位,寻找产品研发之路,为产品研发辨明方向,让产品开发更精准、高效。

  “一款产品想取得成功,研发只是千里之路的第一步,后期的品质维护同样关键,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产品。”丁为动情地说。

黄暹:流水线上的“急先锋”

黄勇调试设备一丝不苟。

  “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工作时间长,经验更足一些,所以发生故障时看问题更快、判断故障原因更准一些。”11月21日,记者见到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卷烟厂制丝车间高级技师黄暹时,他边维修设备边谦虚地说。

  黄暹的谦虚并不能遮挡他成绩的光环,采访过程中,记者仿佛看见了一位面对重重困难迎难而上,解决流水线设备疑难杂症的“急先锋”。

  2015年的时候,原8000千克线加料润叶入口秤突然发生故障,当时设备厂家无法提供技术支持,工厂面临停工停产危机,黄暹带领制丝电气维修人员通过查找资料及现场试验,经过4天加班奋战,终于解决了皮带秤称重控制器不同型号的替代难题,避免了工厂陷入停工停产的局面。

  去年,为达成“梗丝干燥出口含水率标偏≤0.17”的标杆指标,黄暹带领设备、工艺、操作团队骨干,在前期充分进行工艺论证的基础上,自主将闲置的烘烤烟丝设备改为烘烤梗丝设备。经过一个月的调试,梗丝干燥出口水分含水率标偏顺利达标,节约调试设备费用130余万元。

  类似的例子,在黄暹身上还有很多。2008年,当大多数人还在因汶川地震而心有余悸时,黄暹已带领电气团队进入车间,检查并抢修电气设备和照明设备,连续三天紧张作业,为成都卷烟厂震后70小时内恢复生产做好准备;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卷烟产品的正常生产供应,黄暹又率先带领团队紧急投入复工复产工作中,按计划完成了设备检修维保,并按计划顺利复产,赢得了工厂上下一致好评。

  工作32年以来,黄暹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成都卷烟厂首位电气高级技师,这离不开其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其对产品和工作始终追求完美的态度。“制丝车间的工作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环,车间的产出并不直接与消费者见面,但制丝加工环节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着对产品和下游工序负责的态度,我们必须时刻以消费者的利益为最高标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缺陷或任何一个改进的机会。”黄暹说。

  在日常工作中,黄暹始终秉承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将专业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同时,黄暹始终关注电气维修团队其他成员的成长,无私地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学习心得分享给新员工,先后培养了20多名技术骨干。

黄勇:与机器“对话”的人

黄勇调试设备一丝不苟。

  12月1日,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什邡卷烟厂卷包车间,黄勇正守在卷烟包装机前调试设备。他洗得泛白的工装上有星星点点的机油印子,整个人散发出一种自信和沉着。

  1995年,黄勇中专毕业进入什邡卷烟厂卷包车间当起了GDX2包装机操作工。因尚处调试阶段,机器的各种问题黄勇都经历了个遍,遇到过各种质量缺陷。也正是从那时起,黄勇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机器吃透,努力提升卷烟质量。为了消灭质量问题,黄勇开始往维修方面钻研,在2000年转入了维修岗位。

  “黄勇喜欢问问题,喜欢动手操作,而且胆子很大,老师傅说完他就敢去拆装。”有同事回忆道。海量的设备知识和复杂的操作技能在师傅传授、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被黄勇一点点吸收掌握,同时他始终牢记师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嘱托,一步步将“心中有图纸,手中有系统,眼中有危机”的维修理念扎牢,不断学习成长。

  善于总结,才能积累起自己的技术“能量”。早年,黄勇习惯用纸笔做维修总结,像“错题集”一样,把遇到的设备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一一记录下来,记了足足3个大本子。后来,黄勇开始使用电子文档,定期根据维修情况对设备开展更深入的分析,对现有设备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近年来,由黄勇主持及参与完成的创新项目有十余项,包括QC项目8项、六西格玛项目2项、科技项目1项、精微改善项目2项,取得国家级奖励1次、省部级奖励2次、公司级奖励2次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

  善于琢磨,让黄勇突破了一个个维修难题、跨过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比如,开车看着雨刮器滑动时他产生了研制包装机胶缸自动刮胶装置的想法。2019年7月,《研制YB45包装机第二胶缸自适应刮胶装置》从43个参赛成果中脱颖而出,获全国烟草行业第三十届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一等奖。该项目填补了YB45小盒商标纸第二胶缸在刮胶装置创新方面的空白,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被行业兄弟单位引进使用。

  “我特别喜欢有人考我,遇到新情况,我会兴奋。我参加过各类技能比赛,这对我技术提升帮助很大,和优秀对手比拼,能增强自信并发现自身优势和短板。”黄勇说。正是因为专注于技术提升、勇于挑战自我,黄勇获得了“四川中烟工匠”“四川省技术能手”“烟草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

  作为四川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头人及什邡卷烟厂内训师,黄勇一方面凭借丰富的维修经验,为车间操作、维修人员答疑解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凭借专业的维修技术、扎实的基础知识,不断指导青年员工,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水平,助其成长。

刘昌林:心系产品铸匠心

刘昌林精心做好设备维护。

  “这人闲不下来,非常敬业,设备出了问题,他总是最积极主动的那个人。”

  “他身上有股钻劲儿,包装设备的任何问题都难不倒他。”

  “爱学习爱思考,善于分析问题,总是能想到一些比较巧妙的办法解决问题。”

  ……

  11月26日一早,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西昌卷烟厂卷包车间,车间维修班班长刘昌林正逐个查看设备运行状况。趁这个时间,记者采访了几位刘昌林的同事,他们如此评价道。

  1994年,刘昌林进入西昌卷烟厂成为一名包装机操作工,2001年转为维修工。在他看来,工作时间长,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松懈,面对设备更新换代、硬件软件越来越复杂的情况,刘昌林坚持努力学习机械、电气知识。

  在维修上,刘昌林提倡预防性维修:“我们制定了严格的保养计划,对故障易发生部位、关键部位和重点部位都定期检查、重点维护,这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为更好地做精设备维护,他一心扑在技术研究上,潜心学习设备维修技术,钻研项目,把个人业余时间和精力更多倾注在了所从事的设备维修领域。现在,他不仅是卷包车间维修班班长,而且是“刘昌林创新工作室”的领头人,组织开展各类创新项目、六西格玛、QC活动等。

  YB45小盒包装机商标纸“小滑车”部位漏油在行业内该机型中属于共性问题,各卷烟厂处理方式不一样。2017年,面对困扰已久的问题,刘昌林提出了“以输代阻”的新思路,自主设计出新的油封座,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将该成果推广到其余YB45小盒包装机上。

  近年来,刘昌林开展了多项类似包装设备的技术创新工作,为工厂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消耗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刘昌林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并全部在工厂推广应用;牵头开展的20多项QC项目,对工厂“解决盒内烟支排列不整齐”“YB55透明纸纸盘刹车不良”以及“条透明纸两端折皱”“YB65条盒上胶不良”等故障起到积极改善作用,创造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不仅如此,作为西昌卷烟厂最早一批取得高级技师资格的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刘昌林主动承担起了包装维修技能技术的“传承”工作。工作之余,刘昌林先后编写了《ZB45包装机日常保养讲义》《ZB45操作培训讲义》《产品质量的过程控制》等培训课件,对同事掌握操作、保养、维修包装设备技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李秋月:以匠心守初心

李秋月在卷制雪茄。

  取烟叶、调茄芯、裹茄套、上茄衣,徐徐卷之,一支纯手工雪茄慢慢在她手上定型,看似简单的步骤,却饱含着李秋月数十年如一日的用心和坚持。11月24日,记者采访到了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城雪茄厂手工雪茄首席卷制师李秋月。

  在李秋月大师创新工作室,记者看到摆放的烟斗型、保龄球型、凿型、橄榄球型等各种创意雪茄。现在,李秋月已经熟练掌握100余种不同规格形状的手工雪茄卷制技术,尤其是卷制不规则异型雪茄,完成了39种异型、创新尺寸雪茄的卷制技术研究,取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1项,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需求。

  2005年,刚进入烟草行业成为一名手工雪茄卷制工的李秋月,也曾经历过一段漫长而沮丧的时光。“手工雪茄最讲究卷制水平。我跟师傅学、跟同事学,回家从网上下载视频来学。”李秋月说,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对比、反复触摸揣摩,李秋月卷制的雪茄开始有了质的飞跃。

  2013年,为了寻找“最佳赛手”参加“首届海南雪茄文化旅游节雪茄配方及卷制交流”比赛,长城雪茄烟厂面向全厂选拔顶尖雪茄卷制师,李秋月脱颖而出,与同事一道“出征”。在正式比赛中,李秋月卷制的“双鱼雷雪茄”作品获得了“最佳外表奖”。2015年,李秋月获得了“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称号,卷制事业迈上新台阶。

  2016年,李秋月成为川烟工匠黄炳福的嫡传弟子。在老师傅的经验之上,她建立了相关系列手工雪茄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和质量检测体系。同时,李秋月开创了“卷胚单束重叠卷制法”与“茄帽旋转填充法”,形成了独特的卷制风格。目前,该项卷制方法正申请发明专利,已经应用于现在长城雪茄卷制技术中。

  不仅如此,李秋月还特别擅长通过总结与摸索不断突破卷制技术难点。自2016年7月李秋月大师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她先后参加工厂多项手工雪茄卷制技术难点攻关项目。比如,她带头进行了切头器的改造应用项目,改进后实现茄衣切头一次成型,减少工作流程中的多余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卷胚器的应用研究项目,提升了近30%的卷制效率,新员工的培训周期缩短了2个月。

  作为首席卷制师,李秋月每天除了负责高档定制产品的卷制外,还要开展手工班质量巡查控制工作。在手工雪茄的卷制过程中,长城雪茄厂实行非常严格的质量管控模式。李秋月作为手工班班组“全检小组”成员,通过用双手触摸就能感觉烟支的吸阻和内部烟叶摆放的均匀性。她和队员们一道,严格执行手工雪茄全检制度,严把生产质量过程关。

  为提高一线卷制工的劳动技能,李秋月还积极开展“传帮带”培训工作。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李秋月已经培训了190余名新进卷制工,通过对卷制方法的应用研究,统一手法,缩短了培训周期,卷制效率提升近30%,有效提升了手工卷制生产力。在她的徒弟中涌现出一批技术骨干,已有8人通过行业雪茄烟卷制四级技能鉴定,并在实操考试中取得第一名。

  本文图片除署名者外均由四川中烟提供